新闻中心 /News
医疗团队全程保障北马 高密度守护3万跑友为梦想奔跑
医疗团队全程保障北马 高密度守护3万跑友为梦想奔跑10月29日7时30分北京马拉松正式开跑。早在凌晨5时30分,一众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已经集结,等待大巴车把他们送往北马赛道的26个固定医疗站点。
在赛道起点前,40位身穿“希望绿”跑服的医师跑者早已就位,携带蓝色急救腰包,为参赛选手“全程护航”。此外,74位医护人员身背AED设备(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在赛道中往返巡视,发现、跟随、劝退并救助高危跑者。
由和睦家医疗的众多医护人员织成的“安全网”正牢牢“网”住北马赛道。他们协同120急救体系,为跑者们提供了全赛程、高密度、全时段的医疗支持。
“沿途看到了很多穿着蓝色衣服的医护人员,几乎每一两公里就有一个医疗站点,有的站点医护正在给受伤的跑友包扎,有站点很多跑者正在接受镇定喷雾治疗,这让我们很安心。” 一位来自河南省的跑者说。
马拉松运动对各项机能均有着很大挑战,选手在赛道上可能会发生诸多健康风险。和睦家北京区医疗副总监、北京区放射科主任及医技部总监陆菁菁介绍,今年北马赛道保障密度达到历史新高,共设了26个固定医疗站点,每个站点都有三位医疗保障人员。同时,本次和睦家医疗调动了各院区的医疗资源,除北京外,保障队伍中还有自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院区的医护人员,共同织起无缝的守护“天网”。
面对这次护航任务,北京和睦家医院的“新人”“老人”们均干劲十足。“我是第一次参与护航任务,激动得睡不着觉。”28岁的“新护航者”杨青凌晨三点就起来准备自己的“装备”。“我们准备了心肺复苏急救的物资,也准备了急救药品和护具,保证跑者出现急性胸痛带来的呼吸急促、恶心等症状、眩晕、腹痛腹泻或过敏等情况时,都能及时得到救治。”
据了解,本次马拉松有很多跑者出现失温症状,和睦家医疗站点的顾艳斐、赵丹、周竹萍、何经丹、刘潋等医护人员,在遇到失温跑者时,在实施救治的同时全都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冲锋服披到跑者身上。
除了高密度和全方位的温暖守护外,陆菁菁还表示,医疗服务与120急救系统互相支持协作在今年也得到了更加充分地执行,为提高救治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赛事平稳结束筑牢了坚实保障。
22.5公里的和睦家医疗站点,一辆120急救车缓缓停下,站点内的医护人员快速走到车前将一位腿部受伤的外籍跑者搀扶到站点内,开始进行伤口的处理的工作。伤情处理完毕后,医护人员一边为其他跑友提供服务的同时,一边持续观察这位跑者的情况,直到站点关闭后将其护送上赛事救助车辆。
急诊迟毅超已经连续三年承担北马护航任务。当看到一位跑者跑到终点,因低体温、低血糖晕倒时,迟毅超当即来到他身边。对跑者进行急救处理并将其送至120救护转运车后,迟毅超立即跑向其他需要救护的跑者。
后半程的赛道上,一位穿着荧光绿后背上印有“和睦家医师跑团”T恤的特殊跑者,正在为一位脚部抽筋的跑友实施救助。他就是来自朝阳医院心脏外科的辛悦医生,本次和睦家医师跑者中的一员。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赛事过了半程以后,赛道上抽筋、呼吸困难的跑友不断增加,我们医师跑者因为就在赛道上,可以及时为大家提供医疗救助。”
本次北马赛事,像辛悦医生一样身着“希望绿”跑服和睦家医师跑者超过了40位,他们就如同移动医疗站点一般,零距离为身边出现问题的跑友提供医疗救助,是大家心目中的“及时雨”。
作为奔跑在赛道上的“特殊能力者”,医师跑者不仅要掌握医疗技能,更要有成熟的长跑技巧。北马全程42.195KM,能够成为医师跑者的医护人员均参与过半程或者全程马拉松,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这些医师跑者来自全国各个医院的急诊科、ICU、外科等科室,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体力能跟上大部分参赛选手,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们。” 陆菁菁说。
医师跑者均随身携带蓝色急救腰包,里面装着利多卡因、酒精棉片、碘伏棉签、创可贴等药品,在赛程中随时为有需要的选手提供救治服务。他们不仅要和参赛选手们一起奔跑,还要能第一时间识别、发现、救治低温、脱水、昏厥等高危跑者,及时提供必要医疗救助,来自北京密云医院ICU的医师跑者,在终点时紧急救助了一位失温跑者,将其安全送上120救护转运车。
许士光赶到时,一名中年男性跑者已经出现呼吸困难、手足抽搐、口唇麻木等症状。在与这名跑者简单沟通后安博体育,许士光判断其为过度换气综合征。“缓慢呼吸。吸气四秒,屏住呼吸,再慢慢地呼气。”许士光一边引导跑者呼吸,一边拿出一个塑料袋放在跑者嘴唇周围。
“利用塑料袋,让患者的呼吸道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得到提升,从而增加患者体内的这种二氧化碳的水平。”许士光说。经过许士光的一番处理操作后,跑者意识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
更多和许士光一样的AED志愿者在整个赛程中持续巡视。“与往年马拉松比赛相比,今年赛场上医护人员的分布密度达到历史新高。” 陆菁菁说:“在赛程的前30公里,背着AED的医护人员一人守一公里巡视;30公里处至终点,两人守一公里;终点区域则有20位志愿者守护。”
陆菁菁表示:“为确保携带AED的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我们也在院内组织了多次急救培训,确保医护人员均能熟练使用组委会指定AED设备,且可在紧急情况下联动120。”
这已经是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们第八次踏上守护北马的征程。今年,北京和睦家医院再次升级了赛后服务。
在位于终点区的和睦家展位,多位康复治疗师早已铺好瑜伽垫,免费为顺利结束比赛的跑者们提供拉伸等服务。率先冲过终点线的外籍选手们来到赛后服务区,均获得了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据了解,参与医疗保障的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均可提供双语甚至多语服务,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北京和睦家医院物理治疗师赵强表示,长时间奔跑后,跑友最容易出现大腿、小腿肌肉抽筋,以及韧带拉伤等问题。跑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包括大腿前部/后部的肌肉,臀部肌肉,屈髋肌,髂胫束,小腿三头肌和背部肌肉,每个部位拉伸15到30秒,也可以平躺后将腿抬高搭在墙上10-15分钟,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
“这是我们第八次参与北京马拉松的医疗保障活动。除了专业的医疗保障团队,北京和睦家医院也赞助了北京马拉松800套医疗急救包及内附医药物资,2000瓶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同时在赛道沿途26个站点备足了药品和物资。” 陆菁菁说。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助理孙迪最后表示,“作为2022~2026年北京马拉松官方独家指定赛事医疗服务支持商,北京和睦家还将继续总结经验,持续调动多方医疗资源,为未来的每一次北马赛事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不断实现守护跑友的PB。”